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以包为凭 (第2/2页)
,走了上前来,冲着刘瑜抱拳道:“幸不辱命!” “你、你不是卖豆腐脑那摊贩么?”赵原指着这长大汉子,颤声说道,他却是认出了这人。 这汉子却不理会他,只望着刘瑜,等候下一步的命令。 赵原却不知道,其他那七位手持朴刀的、三位执神臂弓的,先前有人是铁匠铺里的帮工;有人是车马行里侍候大牲口的马夫;有人是皮货店里的伙计;更有仗着两膀力气,在肉饼店里,每天将猪肉捶打成酱,以此谋生度日。 “放心,这回不记帐了。”刘瑜笑着冲那汉子这般说道。 却指着柳七娘和玉婉春,吩咐道:“缚紧了,敢反抗作声,立斩。” “当”却是柳七娘松开了手中的长剑。 她还对玉婉春说道:“由得他缚,不外将你我交付开封府罢了,只要大辽使节一到,你我无恙!” 这是用契丹话说的,看着玉婉春也扔了短刀,柳七娘又向着刘瑜说道:“你是有大智慧的,输给你,当真教人不得不服。只是良禽择木而栖,阁下如此高才,何必在这弱宋,虚度年华?北地汉人,在大辽出人头者,比比皆是,魏国公赵思温不消说,韩知古官至中书令,其后封王,其孙韩文忠又封楚国公; 马族一门也已成世家!阁下若愿归辽,再不堪,也不至如今日这般,连个鱼袋都混不上!” 鱼袋,是大宋官员身份凭证,和唐时的鱼符一样。 三品以上着紫色官衣、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着朱色官衣、佩银鱼袋。 也就是说,得混到五品以上,有资格穿上朱色官服,才有佩鱼袋的资格。 柳七娘是输得心服口服,许诺刘瑜,只要归辽,至少能混个五品以上的官,不至于和现在这样,只能当个小官儿。 刘瑜听了之后,笑着摇了摇头。 却对那卖豆腐脑的大汉说道:“往她嘴里塞上麻核吧,这张嘴,利如刀。” 一切结束停当了,刘瑜撩起袍裾蹲了下去,伸手勾起那柳七娘的下巴: “负图者身高五尺五寸?五尺七寸?” 宋尺不是汉尺,五尺五寸大约一米七四,五尺七寸就是一米八了。 塞了麻核的柳七娘自然回答不了,但刘瑜却点了点头道:“看来约莫五尺六寸左右。” 柳七娘和玉婉春一时都面色惨白,如见鬼魅! 她们明明就没有开口,也无法开口,刘瑜如何知道的? 却不知道人的脸部表情,已经足够泄露出许多东西。 连眼球的转动,对于专门下了苦功,研究过肢体语言的刘瑜来讲,也是判断信息的关键。 更何况,他看似轻佻,勾着柳七娘下巴的手,便切在对方的颈动脉上,脉搏的变化,尤是提供给刘瑜,许多信息。 “那人着长衫?短打?戴英雄巾?文士巾?白衣?褐衣?单身一人?同行四五人?同行是女伴?书童?” 一连串的话问罢,刘瑜起身从案上拿起两个包子,塞给那卖豆腐脑的汉子说道:“去长庆楼,寻童贯,便说是他叫你来潘家酒楼买的王楼山洞梅花包子的。说与他知晓,负图者,做儒生装束,高约五尺六寸,有一老仆一书童同行,牵一马,正在伺机行入万姓交易处,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