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导演在娱乐圈爆红了_分卷(2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21) (第2/3页)

以笙的感谢,白从真有些无奈。见劝不动,只好问起这次对方来的目的。
  童以笙从包里拿出一份打印好的剧本放在茶几上,推到白从真面前:我这次来,是想和从导合作一部电影。
  电影?白从真惊讶,没急着拿剧本,不知道童先生为什么会找我呢?说起来您退圈这么久,出山之作肯定会有不少大导演争着拍呢。
  说白了,他不希望对方是因为恩情来找他拍电影的。
  因为我看了从导的电视剧,对从导的能力非常认可。童以笙温和地笑笑,解释道:从导虽然年轻,但是对于拍摄有自己的理念也有自己的坚持。既然从导听说过我,那就肯定知道当年我是为什么退圈。
  见白从真点头,他继续说:虽然当时有妻子怀孕的成分在,但我的气愤不假。不过我退圈这些年,也一直关注着国内娱乐圈,在看到从导异军突起的时候,我就期待着这位年轻人能不能为内娱带来一些新鲜血液,会不会和我的坚持有所重合。
  万幸的是,我等到了。所以我来了。
  白从真听完后心中动容,伸手拿起剧本掀开。
  第一页上只有简单的几个大字:《追凶》,童以笙著。
  第32章 剧本 新年之后再拍吧
  在白从真翻阅剧本的空挡, 童以笙摸了摸自己随身携带的包心中忐忑。
  退圈十年,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对创作的热爱,一直在从事文字相关工作。剧本, 却没有再认真写过了。直到一次和老友醉酒后的闲聊,他大为触动,才决定下笔写一个有关警察追凶的故事。
  这个故事他断断续续写了三年,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都是他精心打磨过后的成果。
  他不是没想过把剧本投给一些的有名气的大导演,可是在看过近几年的市场流行后, 童以笙退缩了。
  《追凶》这个故事,没有任何大热元素,甚至它只能算是一部群戏。
  童以笙以前试探着问过自己认识的导演朋友, 只是提了一下题材和简单的构想,就被对方连连打断,一一举例说了不少缺点和怎么改才会更加吸引投资商才能赚钱。
  可他不愿意。
  就像是退圈的契机那样,他就是一个在创作上有点顽固的人。如果要把剧本进行大改偏离原本的主线, 那他宁愿让它们只是一页页的文字。同时,童以笙的心中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期望,希望有一个和自己有着相同坚持的导演出现, 可以把它们完整地拍摄出来。
  白从真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刚开始童以笙对这个没有作品但是空降的导演是有一些排斥的, 可在看过对方执导的综艺后, 他的想法有些改变了。但是远远不够,综艺和电视剧电影之间的差距太远了, 白从真也许是一个很好的综艺导演。其他的,就不一定了。
  然而,白从真又一次用作品打了他的脸。再加上之前在国外对方的救了他儿子的恩情,童以笙终于下定决心带着剧本来试一试。
  他看看微微皱眉认真翻看剧本的白从真,眼神中带上了连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期盼。
  安静的办公室只有沙沙的纸张摩擦声。几分钟后, 一声叹息声响起。
  这个剧本太精彩了。白从真呼出一口气后才发现他刚才在阅读的时候,被剧情的紧张情绪带入一直轻轻憋着气,童老师,不好意思。我刚才看入迷了。
  一个电影剧本而已,篇幅并不长。可是其中的剧情人物精彩程度却让人移不开眼,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群像剧本。
  里面的人物每一个都有血有肉,性格鲜明仿佛跃然纸上不说,而且没有一个多余的人物,全都和剧情相关但是并不显累赘。反转也是,前期的铺垫和中后期的发觉都让人大开眼界。
  只不过,这样一个精彩的剧本,在白从真看来有那么一点点的不足。而这点不足,或许就是童以笙会找上自己的原因。
  童老师,有话我就直说了。
  白从真明白童以笙并不想听到那些七拐八拐的客套话。事实也是,童以笙精神一振,挺直了一点脊背。脸上的表情考完试等待成绩的学生。
  您不用紧张。白从真稍微安抚两句,这个剧本很好,不过在我看来它原本的篇幅应该不只有这些。
  童以笙握紧了放在膝盖上的手。
  作为一部电影剧情紧凑是好事,但是也应该松弛有度,而不是像这个剧本一样全程不给人留一些喘息的余地。这看起来像是您为了能尽可能的将故事完善,把剧情一股脑的全都塞进去一样。所以,这个并不是您最开始写下的剧本对吗?
  看着眼神平和带着温柔笑意的白从真,童以笙也咧开嘴笑了一下。他低头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