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67) (第1/3页)
我在。 陈竹又喊了他一声,徐兰庭沉声应下。 最后,陈竹淡淡地说,你要是早点回应我,该多好。 一句话,就叫徐兰庭哑了声。 陈竹转身朝酒店门口走去,徐兰庭就那样静静地望着他的背影。 就在进门的前一刻,陈竹终于回头看了他一眼。 陈竹张张嘴,无声地说了三个字。 他轻易将徐兰庭推入深渊,又轻易将他救赎回了人间。 谢谢你。陈竹说。 第73章 确定徐兰庭不会再作妖后, 陈竹便全身心开始找销售渠道。 他几乎跑遍了京城所有的商户,还找了当地的运输商。 一般的货运渠道都是要经过经销商,陈竹揉了揉眉心, 有中间商赚差价,到农民手里的钱会缩水。 教授也犯难,毕竟他们不是专业的销售人员, 只有去找中间商手里的农作物才有路子卖出去。 这也是目前唯一的办法。教授妥协,只要能卖出去。 陈竹却有些不甘心,农民们有多辛苦他们都是亲眼所见,面朝黄土背朝天, 辛辛苦苦一年才获得的劳动果实, 自己却只能赚点儿零头。 可是一旦这样的销售模式形成, 之后就会成为固定的模式。陈竹说出了自己的忧虑,既然是新希望, 就应该有新的途径。 我觉得, 我们可以再试试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教授问他:难道,你真的打算自己去菜市场买菜? 陈竹一笑, 不是。他想了想,如果不经过中间商,直接找当地的超市、菜市场呢? 教授深思了一会儿, 而后感慨, 不破不立,也只有你们这群年轻人才有这样打破陈规的魄力。 这样做要吃多少苦, 要得罪多少人,都难以预计。 可偏偏陈竹就敢打破原有的规则,谋求新的出路。 不仅仅是陈竹,还有那一群搞科研的后生, 都默默地挑起了销售的担子,四处寻求出路。 有的人甚至将身边的三姑六婆都用上,家里人还以为自家搞科研的小孩儿忽然转行去买菜,连夜打电话给教授,就怕哪天看见自家孩子真的在菜市场卖菜。 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在陈竹的四方打探下,还真被他找出了一家新兴企业。 生鲜快送?陈竹有些疑惑地看着这家成立才几年的公司,隐隐看到了希望。 他在网上查到了这家企业的幕后老板,看见新闻页上那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陈竹忍不住笑了。 方旭这小子,闷声干大事儿啊。 餐厅里,一个穿着潮牌,剃着寸头,脚上一双炫酷回力鞋的男孩蹦起来,朝门口招招手。 大哥! 听着这熟悉的梁山好汉般的称呼,陈竹心里一阵乐。 方旭这些年一直跟他保持着联系,陈竹回国以来两人之间的通话也没少。 不过,这还是两人时隔多年的头一次相聚。 陈哥!方旭一如既往地大大咧咧,冲过来就是一通熊抱,哥们总算见到你了!你知道我这些年都是怎么熬过来的么! 陈竹拍拍方旭的肩,笑着说,怎么,你破产了不成? 方旭愣了愣,瞪大了眼睛,你,你怎么知道? 什么?陈竹皱眉,他将方旭按在座位上,连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你的酒吧街出事儿了? 嗐。方旭挠挠头,早晚的事儿!他叹息,你当初跟我说,要多读书才能有更高的眼界,不能坐吃山空我他妈,也算是给你丢脸了。 当时,酒吧街的经营其实就已经遇到了问题。 同行竞争大,然而客源就这么多,如果不及时扩充产业,那么酒吧的营业额一旦跌落,就是灭顶之灾。 后来,我才明白你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一个人的眼界真的决定了他的高度。方旭说,我当时吧,就觉得家里的钱花上几辈子都不用愁可谁知道,破产来得太快就特么跟龙卷风似的。 陈竹哭笑不得,问他,那你现在有什么打算?他见方旭的模样,不像是落魄,心里也就安定了些。 我跟你说!方旭一扫颓靡,一下子来劲儿了,我现在在创业呢!我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商机,就是农超对接模式还是我去乡下看你爷,得到的启发。 当时陈文国并没有安慰这个落魄的小少爷,而是让他去帮着锄锄地,喂喂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