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恋爱笔记_第11章 这里的圣诞不一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这里的圣诞不一样 (第2/3页)

 我是不爱去住那海边或者僻静之处的独栋房屋。一来在这边没有车,往来只有打出租车。这里可是没有公交车去那些场所的。二来那里过分的静谧总会给人一种不安全感,心绪始终是不宁的。
  这里最为流行的,应当是电视台会常常播放的相关节目。比如赞美诗或者音乐、mtv等,很早就开始。还有就是手机短信,和facebook等社交平台上的图片或者动画。
  每个人的社交软件上面都是满满的各式各样的圣诞元素。
  也许是成本的原因,更或者是习惯性的偏好,圣诞歌曲就是时常飘荡在街头巷尾,几乎是每个角落里。
  而他们称为“parol”的星灯我倒是很有兴趣,以前在国内甚至香港都听说过它的鼎鼎大名。但我晃悠了几天,就是找不见它的踪影。
  或许是经常夹杂在圣诞树中星星点点的各种装饰物遮掩住了,也或者它根本就不是传说中的那个模样。
  至于为期九天的“九日敬礼(simbanggabi)”或者叫鸡鸣弥撒,我就只在新闻画面里惊鸿一瞥了。
  只见教堂里挤得满满的,人们哼唱着圣歌,手里举着蜡烛还是火炬,光明烛照。至于有没有九天之久,是否期间每天如此,非得本人亲临现场不能肯定。
  只有在最繁华的马卡提,圣诞期间才有一些灯光秀。最主要的地点是在购物中心附近和公园,那里就像大型舞台一般流光溢彩,灯光和着音乐闪烁摇摆。
  很多本地人都觉得这灯光下很了不起,拉着我就会一顿显摆,或者叫自吹自擂。
  比如,这灯光是如何的美轮美奂,光耀夺目;又应该是在整个亚洲如何的独一无二和领先。更有甚者,还会略带同情地,佯装客气的询问,
  “在你们国家,过这样的节日会有灯光啊焰火之类的吗?”
  我尊重他们的自豪感。但同时就会想起每年香港的焰火咏香江,或是国内那声势浩大的灯饰工程了。
  于是也就呵呵笑了,高深莫测地也不做什么解释。
  但是joy不是这样的敝帚自珍。她虽然还没有去过我的母国,甚至是香港。但在周边几个邻国短短的旅程,也足以使她了解到天外有天了。
  所以当我秀给她以前在国内,节日期间的各种各样灯饰以及欢庆晚会,视频或是图片。她就是既震惊又羡慕,眸子里充满了向往之情。
  她也没有去过迪士尼乐园。
  于是我在这网络传递来的节日氛围,还有她依偎在我怀里享受这宁静的温馨,好闻的体香熏得我醉醺醺之际,每次都要许下诺言,
  “sweetyheart,我一定会带你去现场领略这些风光。还要游遍香港的大小景点。”
  我有幸目睹了几个公司在酒店包场举办圣诞派对。员工们齐聚一堂,做游戏、表演节目。有简单的自助餐,烤肉串、果汁、可乐,炸鸡还有其他小吃。
  但是说实话,对于食物和这派对的内容,我都谈不上喜欢。所以尽管他们邀请我一起参加,我也就简单的坐坐看看,礼节性的表示感谢。
  加上心又不在这些还是初次见面的陌生女孩子身上,所以竟然是有些草率的敷衍了他们眼里难得的圣诞派对。
  但酒店自己的派对反而没有赶上,回来时只看到所有的员工浓妆艳抹,奇装异服散场,真是遗憾。后来听说joy和vivian都有惊艳的表演,就更是后悔不迭。
  节日期间,就经常会在酒店门口遇到传说中的小孩子合唱团。他们带着自制的乐器,类似于唢呐,还有小小的锣。
  又或是像螺贝一样可以吹奏的乐器,也有金属制的树叶那样吹的薄薄的乐器,演唱圣诞颂歌。却被保安挡住,象征性给了一些零钱打发走了。
  他们大多衣衫不整,又黑又瘦,队列并不整齐,但动作轻盈敏捷,像一支猴子队伍穿插聚散,又经常以口哨和啜指的嘘声为号令,进退举止还颇有章法。
  又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收钱的,表演的,指挥的。显得老于此道,训练有素。
  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