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回京述职 (第1/2页)
“这用来烧制砖瓦的粘性土的透水性比较小,孔隙小而多。换言之,用特殊制成的麻袋装好粘性土,再把它堆成路面的基本形状,洪水是不会侵蚀掉的,再在上面铺上竹子木头做的面,更加方便行走。”李民利要不怎么说是工部尚书,还被派来赈灾治水,还是很有一套的。 “对,这样就可以了,而且北山也很近,可以省下很多功夫。”王县令经过李民利这一番解释,也明白过来。 “但是粘性土也不能承受天天运送石材吧。”王大人还是有点担忧。 “确实不能,所以我们需要双管齐下。”李民利指着地图开始给他们详细解释,各位官员也靠近围着地图,听着李民利的安排。 “直接从北山开始修,等到这条土路完成,先不要大量运送修建堤坝的石材,而是加运装着粘性土的麻袋到槐县的堤坝破损处,先堵住,不要让水继续灌入槐县。” “再在粘性土的基础上修建。与此同时,三江的水不在灌入槐县,而槐县内剩余的水通过这几个口子排出,这样大量的石材就可以在陆地上运送过去。之后在稍稍修整三江的水道,治水就算基本完成了。” “哦,要是如此,那槐县的重建就也可以提上日程了。”王大人见李民利的计划如此完善合理,倒是有点兴奋了,好像现在堤坝已经修好了一样。 “确实。”李民利点点头,却没有多说。 “既然计划大家都没有什么异议,那开始吧。”李民利开始摊派任务。“知府王大人就负责民工调配吧,葵县县令负责材料,包括粘性土、石材等。至于……” “好的,李大人我们会协调好,尽快完成的。”王大人接受了自己的任务,也表了一下决心。 “那自然是最好的了。”李民利也拍拍王大人的肩膀,以示鼓励。“至于民工人手还是按照之前商量的用粮食征用。” “是。”王大人点点头。 “至于粮食,陛下已经派了新一派的物资,由蔺王殿下押送前来,这样你也不要有后顾之忧了。”李民利怕王大人顾忌粮食不多,招募的人手不够拖慢治水进度,特意这样嘱咐他。 “下官明白。”作为赈灾钦差的李民利都这样说了,王大人当然没有异议,而且这也确实是个好办法。 就这样,经过七八天的赶工,槐县的堤坝已经基本上弄好了,只剩下一些收尾工作。 这样的话治水工作就剩下修整水道了,李民利一个人简直就是扑上去了,没日没夜的在河道上奋战,连县衙住所也不回了,就和民工们住在一起。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这个治水工作算是结束了,之后也不会再出什么大问题了。李民利也就可以回京述职了。 要说这李民利来南方赈灾也是挺不容易的,刚刚安顿好了赈灾物资,结果赶上雨季加长水患严重,槐县溃堤死伤无数。一下责任都到了李民利这个赈灾钦差头上,立马就被扣个办事不利的帽子。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