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6节 (第1/3页)
“五天时间只能搜索一个区域。”米娜手指六区河道:“我们可以搭乘直升机到这里,步行十公里到达护林小屋。” “……”袁忘和肖邦互相看一眼。山地步行穿越森林十公里,比登山十公里还要幸苦的多。 米娜再指五区护林小屋附近:“护林小屋建立在显眼的草地中间,护林小屋可以作为我们撤离的地点。” 袁忘小心问:“有近一些的降落点吗?” 米娜摇头:“有可能是有,但有可能会惊动猎物。从六区走,也是考虑到风向问题,我们在下风口,猎物闻不到我们的味道。” 袁忘提醒:“我们要抓捕的是人,不是动物。” 米娜回答:“对于特克这样有十年以上野外生存经验者来说,他具备动物的嗅觉。这是我考虑的最好的降落地点。” 肖邦:“皮克先生身体可以吗?” 皮克皱巴巴的脸露出笑容:“你会知道的。” 米娜道:“行李由我装备,除必须物品之外,其他东西都不能带。” 袁忘:“米娜,你很有专家的气势。” 米娜回应:“在这片土地上,我确实是专家。” …… 背上大登山包,检查武器装备,四人搭乘直升机到达六区。和直升机约定,假设没有收到新的信息,他们将在五天后护林小屋附近等待撤离,到时会有使用有颜色的烟雾弹指引。 米娜带了一把改装来复枪,有效射程30米。实际上是一把发射麻醉飞弹的特种枪。让袁忘和肖邦大开眼界的是皮克带的一把父亲留给他的枪。是一把三八大盖加一把四倍瞄准镜。 前往护林小屋的路上,皮克告诉袁忘和肖邦这把枪的来源。 作为新兵的皮克父亲参加的第一场战斗就是硫磺岛战斗。他们被日军困在一个阵地内整整一天。日军依靠高度优势完全主宰了战斗。战斗中皮卡父亲发现m1加兰德步枪根本无法对敌人造成威胁,于是从阵地尸体堆摸到这把三八大盖。这把枪在这场战斗击毙了三名机枪手,给了大家一些喘息的机会。 根据皮克父亲描述,当时美军m1903精度都不如这把三八大盖。三八大盖缺点就是杀伤力低。在当时只要不是被击中要害,及时接受治疗的士兵都能活下来。优点是稳定性高,后坐力小,新兵上手快。 在此后战斗中,皮克父亲成为了连队狙击手,用的就是这把三八大盖。 皮克:“这把枪还有最辉煌的时刻。当时日军迫击炮阵地经常设置在山坡后,指挥官在山坡顶部侦查,根据指挥官的观察调整角度进行射击。这种模式让美军当时吃尽苦头,打不到对方,要么从下而上强攻对方山顶工事,要么只能依靠空中优势轰炸阵地。” 皮克父亲在距离五百多米的情况下,用这把枪连续射杀两名日军炮兵指挥官,让日军曲线火力无从开火。依靠这把枪,皮克父亲连队以少量的伤亡占领了日军迫击炮阵地。 听着故事,走着山路。米娜在前面带路,皮克和袁忘、肖邦聊天。旅途比两人想像的更为轻松和有意思。 进入森林后,米娜的话很少,并且还多次让皮克小声点。在阻止无果后,米娜拉长距离到五十米。 下午三点,四人到达森林边缘。袁忘接过望远镜,看见了护林小屋。袁忘第三次强调:“我们没有射杀特克的权利,除非他持有杀伤性武器,并且有攻击倾向,我们才能使用武器。” 这里距离护林小屋还有三百多米,即使看见特克,也抓不了人。 米娜转了一圈:“扎营。” 扎营对携带了现代设备的人来说很简单。找一块比较平整的土地,打开帐篷即可。帐篷更为简单,如同开雨伞一般,撑开将帐篷固定就算完事。 米娜引领袁忘到森林边缘,指数公里外的一片高几十米的山崖,山崖下是茂密的树林。米娜道:“这个山崖被称呼为利爱多山崖,在四百多年前,有印第安人居住在这片山崖下。这个山崖有水,侧面是沼泽,食物丰富。森林提供了木材,还有大量的黄竹。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聚集地。” 袁忘:“有什么计划?” 米娜道:“我们凌晨一点通过这片开阔地。第一个工作,检查护林小屋是否有被人使用的痕迹。第二个工作,在凌晨五点之前进入对面那片森林。” 袁忘道:“不是吧?走了一天的山路,晚上还要走?”妈呀! 米娜看袁忘:“你们身体素质很好,应该没问题。” 袁忘:“这把m4质量也很好,但是我不会用他去砸门。”身体好就得折腾吗?这不是劣币驱逐良币吗? 米娜停顿数秒,问:“你这句话意思是类比?” 袁忘摊手,不知道怎么回答。 米娜说明自己这么做的理由:“我们所在这片森林很贫瘠,几乎没有可食用的自然资源。特克在山崖下居住可能性极大。特克虽然不是猎人,但他是一名生存专家。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隐蔽的慢慢的接近对方。因此我们搜索速度会很慢,明天凌晨前必须到达对面。到达之后,我们才可以真正安营,开始小队搜索。” 袁忘没理解:“什么意思?” 米娜道:“胜负因素在是我先发现他的行踪痕迹,还是他先发现我们的行踪。你告诉我,特克一旦发现我们,会立刻逃遁。我了解周边的地形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