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74) (第3/3页)
在呼吁停播节目,重新开展造物计划2.0的声音。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 《原始再来》第一期,于一片争议中正式开播。 星网节目可以进行全息体验,一个个无节目可选的公民们只能勉为其难进入节目,选择沉浸式观影。 有身临其境的人类视角,也有俯瞰大地的上帝视角,根据推荐定位不同落点。 眼一闭、一睁。 喧嚣入耳,没有预想中的惨叫与喊杀声,看不到血腥暴力的痕迹,反而欣欣向荣。 节目是经过剪辑的,只见一开始身无旁物、手无寸铁的人类,在节目组职员帮助下回到各自熟悉的领土之中。没有通讯、没有交通、没有工具,温饱都是一大难题,扩张领土更是空想! 人们看着广袤的土地,既有豪情壮志,也有些无处下手。 狼藉的城市遗址都是无法住人的危房,只能翻越废墟淘一些趁手的工具器物。 木器腐朽蛀了虫,脆得一折就断;铁器生了锈,钝得不小心弄伤手,都要忧心感染破伤风;倒是被视为毒瘤的塑料,经历了上百年的时光都没有腐烂,用来遮风挡雨,装置物品。 幕天席地,采集狩猎。 一开始真就像回归了原始生活。 衣食住行,一无所有。虽然万众一心,但领导们望着偌大山河,仍然忧心忡忡。 他们不缺人,缺的是知识。 植物、药物的辨别,猎物的习性、分布,风雷雨雪、山川河流,种种都是学问。 老一辈的权威专家学者都已辞世,当初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们如今垂垂老矣,学艺也不算精,一群闲赋的老头老太太聚在一起,骚头抓耳地回顾懈怠了几十年的知识。 你一句,我一句。 说了上句,接不出下句。 这时候,图书管理员就凸显出来了。 在上层世界日复一日闲得翻了几十年书,本来方舟就是个擅长学习的高材生,即便未曾涉足的领域,也能说个一二三四五,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 很快,事情就顺利地全盘铺开 开垦了农田,建设了房屋。 集体的力量就在这里体现了! 数月时光在剪辑下飞逝而去,一开始是简陋的房屋在俯瞰的山河大地上遍地开花。 人类是渺小一枚枚密密麻麻小点,宛如勤劳的蚁群穿行其中,采石、挖沙、运土一砖一瓦在人类手下诞生,在井然有序的规划下,数以亿计的人类搞起风风火火的基建事业! 从地基、到骨架、至建成房屋。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零星屋舍排排罗列,条条道路交织纵横,有了居住区,有了农业区,也开始了生产制造,衣食住行被一一解决,渐渐拥有了规模。 从片区规模; 到乡镇规模; 至省市规模当通信与车马将一片片城市建筑群织连起来,盘布成网,覆盖国土,一个繁荣的国家已经初具形态。 而这一切,也只花了三期节目时间。 基建的魔力,不可避免地让公民们真香了! 果然是从无到有!从零开始 修建的道路串通大大小小的城市当最后一条通京的路竣工,人类领导宣布新国成立那天就像是云养的崽崽终于长大成人,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我也是!眼睁睁看着他们从无到有,变得如此繁荣,我胸口就有一种想亲全息头盔的冲动!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我查了一些心理著作,这种感觉应该是欣慰、自豪、引以为傲! 这么渺小的人类我从未想到有一天,竟然会觉得他们伟大! 第93章 [最新]大结局(中)节目BUG、方舟将死 唔,夸得大概都是选上帝视角的吧?难道只有我选得是人类视角,觉得有点问题吗? 我懂你说的!不过我想,有问题的不是人类视角,而是选择的视角落点在东方沿海中部,剩下就不说了,懂自懂 上帝视角俯瞰到的画面都是群像,浩浩荡荡的人类展现着人多势众的集体力量,很是震撼人心。 人类视角则是走近人类之间,跟着建设国家的进度,随着一个个工程流转,更能切身感受到他们流血流汗的艰辛。 可这种情况,在某个东部沿海区域变了! 公民们看着镜头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回归个人,慢慢觉出不对 怎么镜头都只围着一个人打转? 出BUG了吗? 不是没有公民投诉某区域的人类视角出现异常,然而管理员的回复十分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