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4章 本官要榨五石油 (第1/2页)
“退朝吧,严成锦你留下,朕有话要问你。” 在弘治皇帝的示意下,百官缓步退出大殿,萧敬跟着走到殿门前,关上门。 严成锦心中无味杂陈,不过弹劾施钦一次,就弄出如此大动静。 看来日后弹劾,要愈发小心了。 “朕要出宫,去惠民药局看看,你跟着朕一起来。” 竟然敢定五两银子,若鱼肉乡里,朕绝绕不了你。 弘治皇帝气哼哼地去了偏殿,换上常常穿出宫的儒裳。 萧敬自己也准备了一身衣服。 “给严卿家,找一身朕的儒裳。” 瞧见严成锦穿着官服,出宫不方便,惠民药局离严府远,来不及换了。 严成锦有些嫌弃:“臣轿子上,有衣裳。” 陛下现在出宫的频率,快赶上朱厚照了。 朱厚照这两日,不知得什么玩物,许久没出宫了。 陛下去惠民药局,定不是微访那么简单。 “良乡的流民,多了五千余人,朕早朝晏罢,励精求治,想不明白。”弘治皇帝忽然道。 严成锦劝道:“陛下不要多想为好,会掉头发的。” 莫说你想不明白,后世的史学家也想不明白。 天灾人祸,岂是人力能抵挡的。 就算让李世民穿越来明朝,在小冰河期以及密集的灾害下,也难盛世大治。 弘治皇帝没搭理他。 惠民药局依旧代表着朝廷,能感受到恩惠,百姓才会拥护朝廷。 而如今交到严成锦手里,涨到了五两银子。 这正是他放心不下的原因。 “陛下,汪机正在楼上瞧病。” 弘治皇帝目瞪口呆,惠民药局与前日门庭冷清比,宛如另一番景象。 排队的百姓,从门口如一条搬家的蚂蚁线,密密麻麻,排到了市集口,足有三百余人。 “怎会、怎会如此多人?” 五两银子,这些人还挣着排队,疯了不成? “回禀朱爷,这些人都是心甘情愿,为惠民药局而来,陛下应当可以放心了。”严成锦道。 惠民药局事关朝廷的脸面。 正是怕失去民心,善政变成弊政,弘治皇帝才亲自出宫来看。 京城有三十多万人口,几百人并不算多。 严成锦给程敏政写了一密信,让其从朝鲜采办药材。 大明有辽东、安徽等多处药材采办的圣地。 但不如从朝鲜输入,价钱低廉,可用大船运送。 …… 户部, 陈清接到圣旨后,回到值房翻找黄册。 一本陈旧泛黄的大书,被搬到书案上。 最近一次丈量是弘治四年,户数为九百一十一万三千四百多户…… “这黄册不能呈给陛下,需重新丈量,可重新丈量耗费的人力与财力,谈何容易?” “就怕,测出来的结果,陛下不满意。” 陈清怅然长叹,此事落到头上,犹如背着逾千斤重的石头。 百官都明白,不是财力的问题,也不是时间的问题。 士绅为了避税,瞒报了土地。 直接查,会得罪许多士绅。 若敷衍交上去,陛下龙颜大怒,同样要砍他的脑袋。 陈清来到韩文的值房:“贯道兄,陛下命愚弟彻查人口与耕地,若无增长……” 前朝查鱼鳞图册,皆敷衍了事,十分儿戏。 具体做法,便是用先前彻查的数据,稍做修改,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