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节 (第1/2页)
“是啊, 你也记得?” “上回建军节的时候不是过来了么。要结婚了?” “是啊。” “不错不错。” 没几天, 沈白露收到了方垒寄来的信,信中恰好提及李国勇结婚的喜事,让沈白露帮忙包个十块钱的红包给他。 十块钱的红包,非常巨大了。 沈白露把红包备着, 看看能不能碰到李国勇或他妈妈,或者他们村的那个小队长…… 不久,李国勇的妈妈过来补买一些东西,沈白露叫住她,把那个红包交给了他妈妈。 她一直热情地相邀:“过去喝杯喜酒吧。” 沈白露笑着说道:“等方垒回来的时候,我们再一起去找国勇。” 李妈妈不住点头:“一定要去哟。” * 渐渐入夏,天气晴好,沈白露在供销社的日子过得无惊无险,十分平静。 方垒回部队不久,就打了一份结婚报告,由于沈白露在地方,在今年二月的时候,部队以函调的形式寄到地方,开展政|审工作。 很快公社派了两个干部去家里,还把沈白露也叫回家中,聊了聊天。 沈白panpan露家庭和个人都清清白白,也没有什么可调查的。 审查过关后,方垒来信说,结婚报告已经盖章完毕了,只等着7月份休假回来结婚即可。 沈白露的心情,有些微妙。 这么快就要结婚了啊,这一年过得跟做梦似的。 沈爷爷很高兴,早在5月份就开始做打算。他老人家一过了元宵节就捉了一对小奶猪回来养着,说等到了7月份差不多可以养到一百多斤,就杀一头猪摆出嫁酒席。 沈白露见爷爷这般高兴,想着,既是如此,婚礼土味就土味些吧。 可是心里却总觉得有些说不上来的感觉。 直到6月底,沈春雨中考完毕,沈白露在供销社里上班的时候,进来了三个人,有两人正是上次去沈白露家里调查的同志,即县人武部工作的冯同志和公社里的刘干事,还有一位不认识。 他们一进来,目光与表情都非常严肃。沈白露跟他们对视了一眼,感觉非常不妙。 他们走到刘福兴的柜台,问了声:“你们主任在吗?” 邓顺发闻音从后面的办公室走了出来,打开柜台的门,把他们迎了进去,公社刘干事还走过来点头说道:“沈白露同志也请过来一下。” 沈白露心中一咯噔,忐忑不安地想,难道是上次的审查又出了什么乱子? 不合格,不能结婚? * 供销社的办公室里,邓顺发极尽客气地为他们泡了茶,沈白露紧张不已地坐在椅子上。 刘干事笑了笑,说道:“小沈,你也不要太紧张了,叫你过来,是有些事情要通知你,并且跟你商议商议。” 沈白露犹疑地看向刘干事,刘干事把目光投入人武部的冯同志。 冯同志清了一下嗓子,说道:“沈同志,你不要慌……” 急死了,越说心越慌。 “你跟方垒同志结婚申请已经批准,只是还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据我们了解,你们也已经算订了婚,那么现在就是属于未婚夫妻的状态。” 沈白露听他们拐弯抹角的,心里又着急,直接插了一句:“方垒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冯同志的面色有些凝重,点了点头。 沈白露感觉自己的心都在急速下沉:“他怎么了?”一个很不好的念头冒了出来,沈白露拼命把那个最坏的念头摁了下去。 “来,喝喝茶,不要着急——你放心,没有牺牲。”冯同志说道。 “那是?”沈白露能不着急就怪了。 冯同志深深地叹了一声,说道:“方垒同志在前不久的军事训练中,不慎头部受伤,导致昏迷不醒,现在人已经转院至军区总医院。” 晴天霹雳……沈白露听毕,感觉身体都是僵硬发冷的。 “你放心,医生会诊过,生命体征正常,只是未能苏醒,那边单位来电,希望我们这边动员方垒同志的家属去照顾他。”冯同志又说。 沈白露惊诧地看着他们,除了“哦”,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另一位不认识的同志说道:“我是石泉公社的干事,去过方垒同志家里了,他们家的情况你也比较了解,我们商量来去,觉得你过去是最佳的。” 刘干事点头:“现在正是大热天,昏迷不醒的人需要家属无微不至地照料,才不至于生褥疮,同时还要保证一定时长的肢体活动……” 所以现在是要她这个未婚妻去广州照顾成了不省人事的方垒? 事急从权,邓顺发很快开具了介绍信,交给了沈白露。 刘干事还说:“事情紧急,晚去一天,都不利方垒同志的身体健康,我们等下就专车送你回家去拿户口薄,再把你送到市里去搭火车。” 邓顺发也十分爽快地说:“小沈,你放心去照顾方垒同志,单位的工作给你保留,把方同志照顾到恢复正常了,再回来安心上班。” 于是,沈白露甚至来不及与供销社里的同事告一声别,就回宿舍收拾了一下行李,坐车回了沈家村。 在车上,刘干事还把公社盖了章的证明函交给了沈白露。 * 在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