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番外:胡不归(完) (第1/1页)
没人知道,王府里一桩喜事转眼变成丧事,而且还不能说,说了就要被关进大牢里,治一个乱嚼舌根的罪名。 古来哪有这样的罪名,偏生这地方的百姓倒霉,遇见个痴情王爷,头一遭娶妻,一天时间不到,刚娶进门的王妃死了。 王爷还不肯信,抱着凉掉的尸体到处求医拜佛,后来大概没希望了,把王府大门关得紧紧的,这一关就是叁年。 叁年里,没见王妃的灵柩抬出来下葬,兴许就埋在了府里头,外面人这样嘀咕,有个来此地的道士在茶馆里听说了此事,没付银子,直接起身走了,伙计拦住他,还算客气:“客官您还没付钱呢。” 道士丢下一句,“去康王府领。” 伙计没拦住,让道士给跑了,悔得要死,没想到,当天下午,王府的人就来茶馆付钱,听说是康王亲自吩咐的,伙计偷偷问道:“那位胡子花白的道士,有什么名堂?” 对方压低声道:“有点本事,过两日,你且看着。” 原来上午道士出了茶馆,径自去了康王府,敲开紧闭的府门,开口一句话,“王妃的劫到头了,贫道来渡她。” 康王亲自迎接他。 康王朱定钺,丧妻叁年,深居简出,外人以为他死了,其实他还活得好好,衣衫挺括,面容干净,起码看上去人模人样的,来到厅里见客,稍微克制了下,只说了一句话,“你总算来了。” 阿福小时候大病一场,险些丧命,后来来了个游方道士,将她病治好,并说出二十岁那年有一劫,叁年前,朱定钺求医无果,正是心死如灰,正是死不甘心,无意听说这桩往事,耐下性子,静等叁年。 他守着她的灵柩守了叁年,算起来,正好是今年。 道士摸摸胡子,也不兜圈子,开门见山道:“你们本该是结了两世的冤家,妄想争破天网,想结出段好姻缘,上天怜惜你们,让你们死后去了落阴观,翻了生死命簿,可惜还是一样的结局,她见你前世孤苦疯魔,便取出自己的心智,才换得你今生变成个寻常人,你见她早死,折了二十年寿命给她,这一世,她本该寿命延长,无病无灾。” 道士叹息一声,“可惜啊,你身上煞气太重,不克自己,反而会克她早夭,只因你折寿给她,叁年里才不毁尸身,留着一缕气息。真正渡她之人不是贫道,而是你。” 怎么渡。 要渡她无病无灾,寿命绵长,他需做好事,一千件一万件,没有尽头,直到感动上苍。 后来。 朱定钺为了做好事,不做康王了,带着一副灵柩,踏遍山水,做足了好事。 第一年,灵柩里的人没睁开眼睛。 第二年,还是没醒来。 第叁年。 第四年。 …… 很多年以后。 灵柩里的人终于醒来了,阿福不知道自己睡了七年,这七年里,她容貌鲜妍如初,仍然年轻貌美,脑子也变清晰了很多,她发现自己没有躺在康王府,也不在寺庙,而是在一副棺材里。 棺材外面是茅屋,茅屋外面日头正好,地上晒着谷穗书本,屋檐下吊着一块块腊肉,一只小猫儿探出头来,时不时嗅一下,啃掉点腊肉皮,阿福伸出手摸摸它,低着头,额头碰到和腊肉一起挂的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珠子。 不知是谁说的,串起了一千颗珠子,就能见到相见之人。 也不知是谁当时分明不信,还拿了迷迭香哄她。 院子里翻谷的男人似乎有所察觉,他肩背微微一僵,停下手里的活。 这时外边有个妇人推门而入,嘴里笑道:“阿钺先生,家里多了一碗鸡汤,给您留着。” 这个叫阿钺的男人说道:“王婶子,麻烦你了,拿些腊肉肠回去吧。”他一面说着,一面转过头,看向台阶上的阿福,“娘子,取一块腊肉下来。” 阿福回过神,连忙踮起脚取一块腊肉,拿过去给人,王婶子脸上还带着诧异,倒不是意外阿钺先生有娘子,而是一直听他说过有娘子,但是村里人谁也没有见过,以为是为了推掉媒婆编的,没成想,这下子真有了,还是一个貌美的仙女儿。 谁不爱看样子美丽的仙女,王婶子临走前,摸着阿福的手,“阿钺先生有福气,讨到你这样的娘子。” 阿福听了这话很受用,笑眯眯道:“我是他的大婆娘。” 王婶子心里暗想,难不成还有个小的,这一大一小相处瞧着融洽,没看出来阿钺先生挺会享受的,她抱着一肚子心思走了。 阿福转过身,看到站在院子里的朱定钺,笑着扑了上去,朱定钺抱住她,摸摸她的头,仔细看他,“阿钺, 我记得之前还在山路上,怎么一醒来,连地方都变了,你的样子也变了很多?” 朱定钺摸摸自己的脸,不确定问:“变老了很多吗?” 阿福摇摇头,“更年轻了。” “说瞎话。”朱定钺牵紧她的手,“你醒了,是好事儿,我们去拜拜菩萨。” 阿福觉得手心被握住很紧,但是胸口那股浊气不见了,她现在浑身轻松,又问,“你不是害怕进寺里吗?” “现在不怕了。” “那你背我。”阿福学会撒娇了。 日光之下,他笑了笑,“好。”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