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77) (第2/3页)
看病嘛,我瞅瞅? 完全被康熙遗忘,还在远远地被抬过来的福全:咳咳 明珠遥遥看见青阳的身影,就感觉浑身上下都痛起来了,缓缓低下尊贵的头颅,从队列的前头,混进中央。 胤褆却是越过一颗颗脑袋,一眼就认出明珠。 一时间,之前明珠带着沉重期待的信,自己在火堆前的思考,康熙看自己的冷酷眼神,母妃的淡然面庞,种种画面都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此时不表明心志,更待何时?! 胤褆猛吸一口气,噗通冲着康熙跪下:皇阿玛! 胤褆以平生最大的勇气和绝心,大声道:奉圣旨,儿臣在黑龙江辅佐将军,眼看边疆士兵忠心卫国,数十年来驻守边疆毫无怨言,心中深受触动!儿臣愿永驻黑龙江,卫我大清河山,愿以此身筑长城! ?!胤褆的声音多大,用尽了胸腔的力气喊出来的,周围的兵将都听得一清二楚,明珠听得耳中,如闻震雷一般,几乎都忘却了管理自己脸上的表情,猛地在队列中抬起头来,不可置信地看向胤褆。 胤褆不可避免地心中愧疚,但心软的同时,他的眼前又闪过康熙种种冷酷的眼神。 这些年他鲁莽行事,又岂是天性急躁,分明是早也看清自己注定不会争夺回父亲的偏爱。这次他退,若是能退的干干净净,明珠这些追随他的臣子,还能全身而撤,若执意逆水行舟,当他身败名裂之日,明珠、八弟、九弟哪还能有好下场? 天家无父子啊! 胤褆带着一股悲凉,硬起心肠:我愿对三清起誓,此生愿为大清利刃,守我边疆。如有违誓,蓄发簪冠常伴三清,终生不入紫禁城! 大明珠几乎跪倒在地。 康熙也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猛地上前几步,抓住胤褆肩膀:你在说什么傻话,何必发此毒誓?其实康熙挽留道,你可以再想想 胤褆:?考验我? 胤褆昂首挺胸:儿臣心意绝无转移,唯愿皇阿玛日后以儿臣为傲! 康熙: 朕的儿子真的不多 第59章 青阳本来都出帐篷, 准备迎一迎福全了,感受到帐篷内低沉的气压,犹豫地倒退回去, 对着康熙:那个?还记得啵?莫生气? 别再厥过去了哈, 这边还有正经病人要看的。 @#¥若不是知道打不过, 且考虑到后果, 康熙都想扑上去掐死青阳了,恨得眼睛发红。 当初听到批命, 他还以为是劝自己不要因为儿子夺位动怒,现在重品一遍,突然发觉意思天翻地覆:莫生气, 莫生气, 气坏身子谁得意, 气出病来无人替。 啊!!无人替!!!!好毒, 好阴毒!! 康熙抓着胤褆的肩膀撑住自己, 咬牙道:大师, 做人留一线,你已经!想着军营人多口杂,康熙将后面的话咽下, 只道, 难道还不满足么?为何还对胤褆下手! ??青阳莫名其妙, 什么下手,我自己谈恋爱的时间都很紧迫了。 要不是为了布料, 他怎么会放着魔祖不陪,跑来军营听胤褆数铜板。 刚好侍从们抬着福全送进帐篷, 青阳索性转过身去, 背对康熙的目光, 给福全搭脉。福全则微微侧过脸,偷瞄康熙:说是给我求医,根本就是顺带的。但看康熙此时的表情,福全不禁暗爽:哈咳咳咳! 都说天家无父子,天家无兄弟,福全与康熙之间也不是单纯真挚的兄友弟恭。曾经在对噶尔丹的战场上,福全判断噶尔丹已经出逃,且军中粮草不足,为保胤褆安全,福全下令撤退,结果回京后便被康熙以不遵命令、自行其是的理由剥夺了议政权,彻底做了个闲王,福全心里又如何会毫无芥蒂? 死前还能看场好戏,太精彩了,不亏。福全面带痛苦,看似是咳嗽,其实是笑得锤起胸。 青阳无语,但总不能当着康熙的面揭穿福全吧:希望病人平息一下心情,有什么话可以病好以后慢慢说。 福全在咳嗽中睁大双眼:病好以后?他还有救? 青阳也不啰嗦,直接开方子:三天以后我再来诊脉,换药方。这样,今天既然来了,我就给你针灸一下。 康熙死瞪了一会青阳,发觉毫无卵用,对方泰然自若就去拿针了,只好厉声喊,明珠!给朕滚进来。 明珠是真的想滚进来。他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