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63) (第1/3页)
别说温宪公主,在座的谁不是热得发躁,看到那还缀着冰霜的西瓜,那口水都快下来了。可谁又好意思和病人争呢?只能眼睁睁看着温宪公主颤颤巍巍地撑着病人之躯,那樱桃小口,一点一点地,将所有的瓜蚕食殆尽 胤褆忍不住舔舔好干的嘴:还有吗? 胤禟也不太快活地说:瓜是有,但不是开封的,开封的瓜送来早不新鲜了。 胤礽在一旁默不作声,只更加坚定了成为道观继承人的决心 第48章 康熙哪知道, 就是一块冰西瓜的事儿,养大的保成就坚定信念要单飞了。他还用着正常的思维,怒斥完全没派上用场的太医:朕养你们有何用!这么一大群人, 还抵不上大师一剂药管用! 康熙确实挺生气的, 一来, 是太医无能,二来,是害他花了那么多银子。 青阳本想着这会儿开口, 是不是太不顾及皇帝的脸面, 就听旁边有个太医脖子上挂着的年轻鬼轻蔑地说:养你娘呢,死皇帝,臭不要脸 大约是受康熙的龙气震慑,附近林子里都少有阴鬼徘徊,这个年轻鬼估计是跟太医有点血缘关系,才硬跟了进来。 仗着康熙听不见, 年轻鬼大肆地骂了一通,而后愤愤道:又不是说大夫什么病都精通的, 而且你那叫养吗?当年老子做御药房特简供奉, 连个俸禄都没有!光每天管吃, 每月给点蜡烛,冬天给点木炭。呸,还要被内务府的人欺负,早知如此,我当个乡野医生不快活? 青阳都惊了, 当太医的待遇这么差呢?再看地上跪着的老太医们, 青阳只觉仿佛看到了一地的杨白劳, 忍不住挺身而出道:也不能这么说的!这就跟做学问一样,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世上哪有全能的人?我这也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准确地来说,应该是后人的肩膀。 温宪公主这种病例,青阳不仅在现代时见过,还在袁枚的《随园诗话》中读过。 当时,袁枚和温宪公主一样中暑,也是被大夫误诊,当做太阳经疾症,用了升麻、羌活两味药,使得病情不减轻反严重。后来还是袁枚的好基友,擅长治疗暑证的赵藜村医生路过,才用的这白虎汤救回一命。 青阳也不敢自比赵藜村医生,人家可是上过《中医人物词典》的名医,据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记载,吃赵藜村的药,只一口便觉得气血不再上涌,半碗便陷入沉睡,青阳自觉达不到赵藜村医生的水准。 然而此时,袁枚尚且还没出生呢!赵藜村就更不知道在哪了 康熙居然从善若流地顺着一拐:大师不愿做国师,那挂个太医的闲职,救死扶伤,不知道有没有想法? 青阳:??? 之前生气不会是装的吧!不愧是皇帝啊,心脏就算了,脸也很大,之前国师还说月俸百两呢,现在想用一点点蜡烛、炭火就把他包了? 青阳一个猛转:走了走了 皇子们赶紧拦的拦,挡的挡: 别啊,那开封西瓜还有没有了,能不能订点 是啊,难得来一趟,温宪又才好些,万一路上再有个什么闪失,医者父母心,是不是得多观察几天啊! 那么多银子,来一趟就走?太不够意思了吧 青阳:??? 咋的,我还要原地给你们表演个Breaking或者诗朗诵?我是来治病的好吧!倒是西瓜青阳对胤禟说:你出多少钱鸭! 正在思忖是不是以后改信道门的德妃: 这大师也太真实了!和和尚一点都不一样。 温宪公主的情况,都不用再等一天,太医们来诊脉,都心服口服地表示已经大好了,剩下的就是好好调养身子,有条件最好别再受热。 康熙将胤禟拎出去审问什么时候搭上的大师,其余几个兄弟也都虎视眈眈地围观,青阳则留在帐篷里,手里拿着背着师兄们偷偷召请五阴将搬运来的棕叶:走之前给公主编个棕扇吧,没什么别的用处,驱蚊纳凉。 温宪平安无事,这会儿皇太后和德妃心情大好,尤其是青阳长得就是一张特讨长辈喜欢的乖乖脸,皇太后见之生喜,愣是硬夸:大师真幽默。 德妃:嗯。 ?青阳疑惑,手上动作也不耽搁,没开玩笑啊,真的。 纳凉驱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