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35) (第3/3页)
要知道非得气死不可:这是我主动的吗?你们家葫芦娃自己一个个往上送,葫芦藤还强逼着我非往观里长,我薅薅怎么了,是他们先投怀送啊呸,自送上门的! 老太太,您身子都还没养好,非跟我一块来。青阳扶着孝庄,一块在春盛酒楼监工,您要觉得头晕或者眼花啊,跟我说,我就送您回去。 孝庄此时贴了加持的符箓,就是一个圆脸老太太的形象:不去,不回去。这多有意思,小东家,你跟我说说?这东西,是怎么能一直这么亮,还是这个颜色的?若是能替代烛火 呃,不太可以,青阳惋惜地说,凑到孝庄耳边压低声音,这就是商业机密了啊!我偷偷告诉您,那里头都是鬼气!就您摸得这管子青灯吧,就是獒儿提供的 孝庄瞬间面无表情地收手,还拿过旁边鬼仆的帕子,使劲擦了个十来遍。 嗨!我不是说这里得这么装吗?话你听不懂,东家给的图也看不清? 正擦着,工匠群中发生了些口角。 这些被青阳雇来的工匠,不止是汉人,也有西洋人,本身沟通就不方便,理念更是完全不一样,吵架是常有的,但这次青阳还有马上继任掌柜的孝庄都在,那汉人工匠就气鼓鼓地跑来:东家你说吧,我讲这里要按着您给的图装,他个番邦鬼在那儿叽叽咕咕非闹事儿。 西洋人的表情有愤怒也有疲惫,但还是走过来,很努力地连比划带说地讲了一堆。 汉人工匠:别叨叨了,谁听得懂啊! 我听懂了,跟你翻译一下。青阳转过头对汉人工匠道,他说这个地方这样装不太连贯,不符合最初我提出的要求,所以他认为应该做些改变。 不止是汉人工匠有点呆,就连孝庄都怔住了,据她所知,小东家不是没去过私塾,才支持纳兰容若办私塾、给小窄巷里的孩子一个读书的机会的吗?怎么,西洋话都听得懂? 汉人工匠也想,不会是东家瞎说的吧? 结果下一秒,青阳就转头过去,用他们绝对听不懂的语言和那位西洋人交流起来,西洋人的表情也渐渐舒缓,显然青阳说的确实是正宗的西洋话。就是偶尔呢,对话会磕巴一下,似乎是青阳说的词西洋人没听懂,这时候西洋人就会迷惑又礼貌地说:怕扥? 青阳一连换了好几种词汇,最后不得不用长句进行描述,解释的直想挠头。 这就是为什么在私塾里,他选择让胤禟去教孩子们西洋话,而不是自己亲身教的原因了。他会的英语那是二十一世纪的语言,很多单词和现在是不同的,教起学生来不是给学生们添麻烦么。 孝庄老小孩一样愣凑过来,竖着耳朵听,等他们沟通完,工匠们都钦佩服气地走开,才问:怕扥是什么意思? 她听的最多的就是这句了,记得贼牢。 青阳顿觉羞耻,脸都红了,含糊地说,我西洋话是自学的,说的太烂了,他没听懂,请我重说一遍。而且也不是怕扥,是Pardon,口音太重他们也听不明白。 哦,自学,难怪。小东家可真勤勉。 孝庄点点头,无声念起新学的语言,神情还挺严肃:小东家,我有两个事想跟你说。 怎么?青阳赶紧扶住孝庄,根据抚养圆圆和獒儿的经验推测,您头晕了?想吃香火了? 孝庄:平时小东家都是怎么养陈圆圆和鳌拜的啊,不是,我是想说,既然以后春盛酒楼由我来做掌柜,那我也想学学西洋话,还有,这个亮光的管子装鬼气不行,装佛气可不可以呢? 孝庄平静地说:我看那俩臭和尚到现在半点银子都没还出来,是不是催催债,刚好这里没有金色的鬼气。 青阳: 亲娘薅羊毛,下手就是狠。 春盛酒楼的翻新花了数月的时间,赛博朋克绝对不是一个小包厢能呈现的概念,冲击力也会大打折扣。青阳索性直接打通了半扇酒楼,左半边仍然保持旧式的小包厢、一包厢一主题的风格,右半边,数层楼被打通,敞开式的环境,但凡走进酒楼,第一眼就能瞧见赛博朋克城市夜景,一切都仿若真实,如同世界被割裂,一半真实,一半疯狂梦幻。 等到真正完工,已经是九月,正是金桂开放的时节,青阳特地发动大家摘了不少桂花,不管是做吃食,还是饮品,都是不错的选择:嘿嘿,回头给师祖做个香囊,给小泥像熏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