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节 (第1/2页)
“记许娘子名下就行。”皇帝神色淡淡,“不是她,我今天也不会来这里。” 此时还在院中,能看到两三个面如菜色的病人在晒太阳,房里隐隐传出病人的呻吟,偶尔还有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而发出的低呼。 一直没什么表情的侍卫也面露不忍之色。 济病坊中自有大夫,但病人多,有时会忙不过来。 许长安每次来济病坊,都会顺道义诊一会儿。这回没带药,帮忙看会儿病还是可以的。 她直接走上前去,帮着看诊。 稍微远离皇帝一些,又是从事自己熟悉并擅长的事情,许长安不知不觉自在从容了许多。 冬日的暖阳洒在她身上,为她的身形添上一抹温柔之色。 皇帝目光幽深,负手而立,感觉眼前这一幕似曾相识,好像和什么画面重叠在了一起。 有皇帝在,许长安不敢耽搁太多时间,帮了一会儿忙后,她就洗了手,向他走去。 皇帝轻声问:“你经常来这里?” “有时候会来送点药,帮帮忙。”许长安诚恳说道,“多亏朝廷让他们有一个可安身的地方。三公子,谢谢你啊。” 说到这里,她不自觉对他露出一个明媚的笑容。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对一些人来说,却是最后的避风所。 皇帝眼神微动,只说了一句:“走吧,去慈幼局看看。” 慈幼局也在城西,距离济病坊不算太远。听皇帝主动提起要去这里,许长安惊讶过后,甚是欢喜。 这会儿已不早了,如果去一趟慈幼局,出来只怕都要天黑了。那么,大概就不会再去金药堂了吧? 思及此,许长安精神一震,兴致高昂。她重重点头:“嗯,好呀。” 见她语气轻快,皇帝眉梢一挑,没有说话。 重新坐在马车中,许长安心情放松了不少,唇畔也漾起了浅浅的笑意。 皇帝都能察觉她心情的好转,不禁侧目,瞧了她两眼,又很快收回视线。 相比起愁云惨淡的济病坊,慈幼局要热闹不少。三三两两的孩子玩耍打闹,有的年纪跟文元差不多,甚至还要更小一些。 许长安看着看着,忍不住心生感慨。她轻声道:“皇上体恤百姓,是百姓之福。如果各地都能如京城这般就好了。” 皇帝声音不高,却有着不容置疑地坚定:“会的。” 初时许长安只是为了拖延时间,阻止皇帝去金药堂,可这会儿觉得,若能各州各县都能如此,那真是一件大大的幸事了。 对于慈幼局,皇帝并不陌生,他身边的不少暗探、侍卫都是孤儿出身。 比起济病坊,他明显更看重这里。 他眼神略动了一动:“许娘子,你所说的重要的事,就是这个?” “是啊,还请三公子原谅我的冒犯。”许长安自是点头承认,不然她那会儿还能想到什么事呢? 皇帝理了理袖口,意味深长:“冒犯谈不上,只是没想到原来许娘子还有这样的胸襟与情怀。” 许长安赧然一笑,垂下头去。要不是情况特殊,她纵有这样的想法,也不敢跟皇帝提啊。还不是没办法了吗? 走出慈幼局时,正夕阳西下,人的身影被拉得长长的。 “走吧,送你回金药堂。” 皇帝声音不高的一句话让许长安心里一紧,但她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只说道:“时候不早了,公子该回家去了。这也不顺路啊,我可以自己赁一辆马车回去的。这附近就有车行。” “这怎么能行呢?”皇帝似笑非笑,“你身上一点银钱都没有。” 许长安暗说不好,倒忘了这一层了。不过她很快就道:“没关系啊,到家再给也是一样的。” 皇帝微眯起眼:“把你带出来,自然要送你回去。何况我还没去金药堂坐一坐呢。 许长安有些欲哭无泪,都这么久了,他怎么还记得去金药堂这件事啊? 有那么一瞬间,她想到了四年前。 当时也是这般,她使出浑身解数折腾了一通,他还是咬牙说,拿她当妹妹。 和今日的场景看似不同,可实质基本没有分别啊。 皇帝声音渐低,语气也略略危险起来:“怎么?许娘子这般不情愿,莫非金药堂里有什么东西,是我见不得的?” 她以为他看不出她在推三阻四么?如果说一开始只是好奇,那么现下,他是非去不可了。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许长安矢口否认。心里明白,自己那点小心思并没有瞒过皇帝的眼睛。 “那就走吧。”皇帝没再给她反对的机会。 宫里用来驾车的马,都是千里良驹,行得极快。 许长安在车厢内,离家越近,心中的不安越浓。 两人先后下了马车,皇帝径直朝金药堂而去。 此时暮色四合,金药堂外的灯笼已经挂上了,照得门口亮堂堂的。 眼看着避不过去了,许长安索性将心一横:“三公子!” 皇帝驻足回眸,眼皮微动:“嗯?” 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许长安快步跟上,半真半假说道:“其实,其实不是我不想让三公子去金药堂,而是因为,因为公子的容貌,有些像我一位故人。我怕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