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9章爱情的至高境界 (第2/2页)
收到钱后打个电话确认一下。对了,你妈妈很不希望我俩再有联系,为了让她最大限度地放心,在收到汇款之后,你可以建议赵羽换了电话。还有,转告你妈,鉴于目前的状况,咱们两家的所谓亲戚关系,就到此为止吧!这也是她需要的!” 两日后钟诚打电话来说,他已经在岗了,上了那个我要求他上的岗位,他表示一定恪尽职守。他是按照我给他说的时间半下午打来的。我曾嘱咐于他:那个时段孙思不在店里的机率最大。天意促成吧,钟诚和我还真默契,他打来电话的时候,孙思刚好家去了。而我刚好守在电话旁。虽然电话为我亲自所接,但是小向受了师父重托,得履行他监督的职责,所以徘徊在电话旁的三、五米之内,不肯离开。我只好开始和钟诚寒暄,说了些不着边际的废话,一边说废话,一边寻找时机,一旦小向因为跑堂的需要走远,我立即突插重点内容。比如姓李的上任没有?钟诚回复说:已经到任了。但赵若怀表现冷淡,似乎不大爱和姓李的说话。 如此雷厉风行、随传随到的李念,还真把我给弄糊涂了。这个李念,怎么说也是打着教师的旗号,她是有工作的、教书的,那么这个时候,无论如何,她应该是在学校上班的呀!她的学校在内地,又不在沿海。她怎么能说到岗就到岗呢?那就是说,李念可以完全置工作于不顾,全天候嫁?这是不是也太那个啥了! 再瞅准一个机会,一个小向稍远的机会,我向钟诚要了一个他现在的可行地址,然后嘱咐钟诚说:“不必再打电话到这里来了!半月之内,我争取主动与你书信联系。替我好好照看一下赵若怀。” 吴常念的妈妈,也就是孙思的妈妈,几次三番让孙思转告我:和孙思一起,去她家里吃饭。说是答谢我替她找到儿子。但每次我都谢绝了。 我们的货船再次跑上水路过时,我见到一次应扬。我让他好好干。趁着一个短暂的一对一说话的机会,我告诫应扬说:要养成记日记的习惯。至于日记的内容,我也给他做了些提示:比如都跑了些啥地方,一年、一个月跑了多少趟,从哪里到哪里,大体是些啥货。我说,这是你的工作业绩呀,怎么能够一点数没有呢?应扬领悟地点点头,从那眼神里,我基本可以判断,这个学生对我的忠诚度,不比钟诚差多少。由此我又生发了感慨:看来我比较有男人缘,没有女人缘,那个小魏、梁阿满,我曾经推心置腹地对她们,结果是那样。那个孙立夫的妈、赵若怀的妈,都天然地视我为祸水。那李春花、何宴,她们也要误会于我。而这个应扬、那个钟诚,还有那黄雀、布谷,他们就是对我信任有加。我还在应扬的身上,看到一种美德,就是关于家贫出孝子的美德,安分的美德,吃苦耐劳的美德,自知的美德。知道自己出身贫寒,于是任劳任怨,给他一个位置,他就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地去干,不挑三拣四、不好高骛远,这难道不是美德?要知道,长年的水上生活,那是相当清苦的!基本就是苦行僧的生活。一般的人,静不下心来的人,浮躁的人,是受不下来那份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