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红颜_第四十九章孙思之离奇身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孙思之离奇身世 (第2/2页)

情形是男人们所不愿接受的。面对一个并非亲生儿子的绊脚石,养母的态度很明确,连犹豫的意思都没有,就把孙思给抛弃了!
  师父收留了孙思,孙思一边种田一边和师父习武,师徒二人经常在少林寺出入。那时的少林寺,门前冷落,游人稀少,但稀少不等于全无。偶尔还是会有前来参观的人。
  一九七八年的一天,孙思在寺里伺候香烛的时候,无意识地听到了一对前来寺院的老年夫妇的谈话,他们在对话中提到了云岫。孙思上前便问:可是长江边上可以坐船的云岫么?老婆婆一脸慈祥地做了肯定回答。孙思再问:可是城对面有一座庙的那个云岫?老婆婆惊诧:你怎么知道?于是孙思知道了,这对夫妇正是从爸爸妈妈的地方来的。他决定跟踪他们。
  孙思提前埋伏在下山的必经之路,一直尾随着他们,途经一处集市,老头老太在人丛中看闹热之时,小偷用两手指夹走了老太太衣袋里的小小布袋,这一切被孙思看得仔细,孙思追上去,随小偷左弯右拐了一阵子,总算追上了小偷。此时的孙思,习武已近十年,那小偷虽然也小有功夫,但哪是孙思对手,除了乖乖交出布袋外,哪里还有什么别的选择。等孙思拿着追回的钱袋找回到原来的地方时,老头老太早已不知所踪。那袋里银钱不多,但孙思经过打听,做盘缠回到云岫是没有问题的。另有一大一小两个本子,孙思从较大的本里知道了老太太是云岫桑榆小学老师。至于那较小的本,虽然上面写着中国人民银行的字样,翻开后还能看见几个汉字,几个数字,但孙思实在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当晚孙思回到了师父那里,给师父讲明了自己的身世,师父告诉孙思说那小小的本叫做存折,里面那几个汉字是老太太的名字,那数字代表的是钱的数量。但师父不准孙思立即回云岫去,说将来的某一天,等他有空的时候,等他们足够有钱的时候,他会带着孙思一起回云岫。师父就在这一年患了病,临终的时候,让孙思自己回云岫找亲生父母。
  孙思找出了那套他珍藏多年的衣服,那套他离开云岫时穿着的蓝底白花的薄薄的毛衣毛裤。人贩离开养父家后,孙思本能地觉得,那套衣服对他太重要了!于是,他珍藏了那套衣服。
  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孙思踏上了归途。他终于回到了阔别十二年的故乡,可是他记不住自己的家,记不住自己父母的姓名,他只知道自己叫做孙思,他记得小时候别人问他:你是谁,你叫什么名字,他就趾高气扬地回答:我叫孙思,孙悟空的孙。他知道妈妈会缝衣服,孙思在旁边睡觉,妈妈双脚踩在缝纫机上,缝纫机嘀嘀哒哒地响个不停。还有一点他记得很清楚,从家里的窗户上可以看到长江,长江上有大大小小的轮船。然后是江的对岸是个庙子。不错,这一点没有变,长江依旧,庙宇依旧,足以说明这就是自己的家乡了,但爸爸妈妈在哪里呢?孙思在云岫的街道上走来走去,看到裁缝铺他就上前去问:你们家丢孩子没有?这样的结果是,客气点的打发他赶快走,不客气的还得加句:神经病!你们家才丢孩子呢!
  孙思露宿街头,每天只吃两个馒头,但纵然如此,他带的那点少得可怜的钱,在除去路费后,还是很快消耗殆尽。孙思放弃了,几经打听后,他坐船到了葫芦湾,然后沿着我所走过的那条艰难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山道,到了位于山垭口上的桑榆中学,然后在中学老师的指引下去到了位于桑榆镇上的桑榆小学。
  原本就体弱的老太太,在旅途劳顿又丧失平生积蓄的打击下,一病不起,孙思赶到时,已经气息奄奄。那可是老两口平生省吃俭用辛辛苦苦地积攒下来的唯一的一点积蓄啊!孙思拿出那个存折。失而复得的存折让老太太缓过一口气来。老两口膝下无儿无女,仅有的儿子在十三年前的武斗中斗没了。老太太危在旦夕,为了老头后半身能有个依靠,也为了老太太能走得放心,孙思成了他们的养子,生平第二次有了养父养母。老太太数月后就辞世了。在老头儿的帮助下,孙思成了桑榆中学的高中学生。一九八二年,孙思接了养父的班,成了桑榆小学一名工人。不久,老头儿也追随老太太而去,孙思再次成了孤儿。在桑榆小学,孙思的武学本领开始显现出来,韩磊等人也就是在那时就开始跟着孙思习武了。孙思也就是在那时开始有了自己的徒弟。就因了这一身的武艺,孙思很快由工人变成了小学体育老师,两年后又调到中学当了体育老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