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生香_第1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6节 (第1/2页)

很难得的思路。
  许多做成气候的商户,尚且是赚一天过一天,赚一年过一年,又怎会想清楚五年之后、十年之后,这家店、这件食肆的方向?
  含钏有些紧张,“字儿写得不太好,您将就着看吧。”
  曹同知再抬头看含钏的目光里,多了几分审视和欣赏,“写得很好,很清楚。”
  曹同知顺势坐下,小胖双极有眼力见地为其斟了盏蝴蝶兰花茶,茶汤靛紫色,看上去漂亮极了,喝进口却没什么味道,全然就是白水的口感。
  世间如这蝴蝶兰花的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长了一副漂亮体面的皮囊,却连句整话都说不出。
  如这位贺掌柜的少,皮囊也漂亮,脑子也漂亮。
  “您这份文书,若被别的食肆拿到,可谓价值百金。”曹同知放下茶盅,多了几分认真,“您,是有什么其他的打算吗?”
  计划文书得到曹同知的肯定,含钏多少有些如释重负。
  含钏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了出来,“您说您可以为儿运货疏通道路,那儿若是将食材的运输全都交付到您手上,交付到曹家手上,您答应吗?”含钏低头从柜台后掏出早上摁了红手印的那张澄心堂纸,递到曹同知手中,“您细瞧瞧这份文书,若您愿意,咱们再详谈。”
  行文很流畅,是一份很严谨的合约文书。
  文书约定,“时鲜”食肆的一应食材经由曹家漕运码头负责,囊括但不仅仅限于福建、贵州、云南、两广、江淮等地,曹家漕运费用折算成每年年终“时鲜”食肆的分红,分红数目为总盈利的二十分之一,若“时鲜”食肆开设分店、支店,食材亦一并交由曹家负责,分红为所有店面盈利的二十分之一。
  除却偶尔用词稍显稚嫩,这份文书已比许多商户都全面标准了。
  且,盈利的二十分之一,这个手笔,挺大的。
  曹同知一目十行看完,脑子转得飞快想事儿。
  含钏见曹同知许久没回应,心下有些忐忑。
  这份文书,这个决定,她想了很久。
  经留仙居一事,她惊觉不可只满足于“时鲜”小小一隅,小小的食肆抗击风浪的能力太弱了,被疾风劲浪一拍,连气儿都来不及喘,便会死在沙滩上。
  要扩容。
  既要扩容,贾老板,乃至东郊集市,便满足不了食肆的需要了。
  原产地在福建的食材,在本地很便宜。
  那其他地方的食材呢?
  川贵的山货、东北的野珍、两广的海鱼...
  都可以运送啊!
  现在“时鲜”吃不下,不代表以后的“时鲜”一店、二店、三店吃不下啊!
  既是一项大业务,那就不能按照走关系来走,需得有合约约束和利益共同,方能长长久久。
  还不如找上曹同知,把他也拴在同一条绳上,一条船上人多了,东西重了,自然不容易翻船。
  曹同知看完,再看含钏的目光多了几分迷惑,“...这世道,小姑娘其实不必如此拼命。”
  更不必费劲心力地拓家业、置产业、搞事业...
  嫁了人,什么都有了。
  含钏想了一会儿,轻轻摇了摇头。
  不能这么想。
  徐慨喜欢她时,她欣然接纳,欢欢喜喜地顺从内心。
  可如果有一天,徐慨不喜欢她了呢?
  徐慨真的会娶她吗?
  含钏对此,始终存疑。
  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这是梦里教会她的。
  她如此幸运,已有一处安身立命之地,她又有什么资格不继续努力做下去?拼下去?
  含钏眼神很坚定。
  曹同知看着看着,却笑了起来,拿起那份契约文书,探身到柜台后,摸索出一盒红印泥并一只狼毫笔,唰唰签了名儿,摁了指印,双手递还给含钏,“既如此,这门生意,某做了。”
  含钏长长呼出一口气。
  行。
  先干福建吧!
  食材来源有了——岳七娘!
  运输有了——曹同知!
  现在又有了新问题。
  曹同知只负责运输中的人手、关系打点疏通和看管搬运,那么——
  她,上哪儿,搞一条船?
  第二百一十四章 武夷大红袍
  其实按道理,曹同知应当包下运输用的船只租赁,毕竟年度盈利的二十分之一,这个利润给得并不算低。
  可...
  含钏总觉得,应当买一条船。
  含钏去问过租赁船只的市场,距离北京城最近的港口在天津卫,出航的时间需按照船只的安排进行,若含钏希望初春出航去江南采购新鲜的鸡头米,那就得满市场地找愿意初春出航且有空闲的船只...等找到了合适的船只,江南的鸡头米早就变老变黄了。
  与其受人约束,还要适应船只的安排,还不如自己买一张小船,自己当家做主!
  反正,也不是买不起。
  一支船,能有多贵?
  是买不起,还是怎么着?
  这个念头一动,含钏泛起了琢磨,一连几日都梦到有艘船在水上漂,醒来含钏舔了舔嘴唇,认认真真思考了半个时辰,做出了决定。
  “钟嬷嬷,您说咱是去天津卫买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