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节 (第2/3页)
那么多人上山,也觉得不可思议呢。那些来上香拜佛的人,好多都是周围镇里和县里的人,还有市里和其他省的人呢,你说怪不怪?” 原来,春节时前来小流云寺烧香拜佛的人中,许多人的愿望都是孩子的学习进步身体健康,林仙月送的聚灵符,也基本都给了家里的孩子。 那些学生们佩戴聚灵符后,不仅感觉神清气爽身体倍儿棒,而且神思格外专。听课看书时,老师讲的一下就明白,看书时也很容易就记住了内容。 原本不会做的题,或者忘记了的课文内容,此时却如有神助,下笔就写。 一次考试后,这些学生的成绩都有极大幅度的提高,让班里其他同学和老师们都觉得诧异不解。后来那些孩子彼此一看,原来大家都是去小流云寺烧香拜佛的小伙伴。 于是小流云寺的佛像灵验无比的传闻,就在有孩子的家庭传开来,越来越多的父母带着孩子来小流云寺烧香许愿和拜佛。 虽然林仙月不在寺里,他们获赠的是静娴师太自己画的平安符,然而这些平安符静娴师太都是放在佛像前开光的,而佛像身下则有一座聚灵阵,最是灵气浓厚的地方。 平安符放在佛像前,也浸染了灵气,放在普通人身上,效果十分显著。 如此一来,大家都觉得小流云寺灵验无比。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小流云寺拜佛,甚至连外地的家长也带着孩子过来了。 前段时间因为高考,家长们带着孩子蜂拥而来,造成了小流云寺堪比第一宝刹般的热闹场景。 林仙月听后,欣慰的点点头:“原来如此。” 想必师傅是极开心的。 静娴师太已经没有什么人生追求,如果说心里还有什么念想,一是希望林仙月一切都好,二是希望小流云寺香火旺盛。 如今两个愿望都达成了,想必静娴师太这段时间过的极为开心。 一行人休息了一会儿后再次上山,一路上仍然碰到了好几次携家带口的行人从山上下来,不用说也是去小流云寺烧香拜佛的信徒。 越到山上,周围的树林越发高大青翠,连地面上的野花野草也显得极为茂密。鸟群在树巅上飞来飞去,地面上也有各种小动物在奔跑嬉闹,大山里突然变得很是热闹。 这和林仙月记忆中的孤云峰不太相似,以前的孤云峰树林中虽然也有很多鸟兽,不过并没有那么多,而且树林草木也没有那么茂盛。 前些年的大规模砍伐,附近村民平日用火也是在大山中砍柴,多年下来,导致孤云峰山底到山腰的树林稀稀拉拉。又因常年打猎的原因,山里鸟兽也不多见了。 这次回来,只不过相距半年之久,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林仙月仔细感受了一下,周围的丛林里灵气远比其他地方都要浓厚。看来小流云寺的七八座聚灵阵效果强大,已经辐射到了山腰,并且逐渐改变孤云峰的气候地貌和物种。 七月份本是炎热的天气,几人走在山中,却觉得分外清凉。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更有种说不出来的平静舒适感。 人在山中,不知不觉烦恼尽去,欢喜自来。 就连一直很少笑的张婶,进山之后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许多,整个人看上去轻松自在多了。 林仙月点点头,心里有了一些想法,但并不成熟。距离山顶越近,灵气越丰富,植被也越繁茂。走在山路上,脚下繁花盛开,远处鸟语兽鸣, 林仙月发现了一颗枯树,如今已经长出了许多嫩嫩的枝条。枯木逢春,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枯木上长出了一丛丛雪白色的木耳。 她走上前,从树枝上折下一节木耳放进嘴里。 “傻丫头,这么大个人了,怎么还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快吐出来,山里有些东西是有毒的,吃了拉肚子。” 蒋风兰见状,连忙走上前,催促林仙月把木耳吐出来。 林仙月还没说话,春娟就笑着说道:“蒋姨,这个木耳可以吃的,没有毒,我和我哥就经常摘来吃。说起来也怪,以前这种白木耳味道不算好吃,但这半年结出来的白木耳,却甜滋滋的味道很好,你也可以尝一下。” 蒋风兰半信半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