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青丈夫被古代来的将军穿了_我的知青丈夫被古代来的将军穿了 第3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的知青丈夫被古代来的将军穿了 第32节 (第3/3页)

会计,初中毕业都能去县、镇当干部了。你看咱商店不远有所小学,是不是觉得读书不难?”白芹摇了摇头,“附近的孩子离家近,上下学还好,可就这样,小学毕业的也没有几个,更别说去县一中读初中高中了。”
  穷啊,一年下来,学费书本费加起来,对一个家庭来说可不低。供一个孩子,一家都得勒紧裤腰带。要是再去了县里,食宿又是好大一笔。而且现在上初中也不是谁都能上,要推荐,看出身、看表现。
  再有一点,也不是每个家长都有远见,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有那个读书的时间,大人更想让孩子多打一捆柴,多放几只羊,增加点收入。孩子们呢,光一个普通话,就读得他们脑壳疼,还有什么平舌音、翘舌音,太难了!相比读书,他们更喜欢满山撒欢地跑,摘些果子,捉只野鸡贴贴饥饿的肚子。
  除了以上两点,还有一个,路难行。
  哈尼族村寨在林海,彝族在海拔几千米的地方,出来上学何其难啊!
  还有些村寨在大山深处,几乎于世隔绝。
  而不识字、不识数,卡片不会写,数目点不清,来了还不是净添乱。
  丰高朗:“其实还有一个办法,我们可以请人来教我们学习傣语、哈尼族语和拉祜族语啊。”
  白芹失笑:“学一门外语都难,你还要大家学几门!好,就算大家愿意学,谁来教呢?你要知道,便是同为傣族,生活的地区不同,语言也是有所差别的。”
  “李同志啊。”
  李蔓一愣:“我?!”
  丰高朗点头:“嗯。”
  “别、别,”李蔓忙摆了摆手,“我就会几句简单的日常用语,口音跟他们还有些不同,哪能教人啊。”
  “其实,”李蔓继续道,“没有你们说得这么严重,大家在门市待久了,便是不会说,也能听懂几成。”
  这倒是真的,特别是有些老员工,不但听得懂,还能跟老乡攀谈几句呢。
  “哦,对了,”李蔓主动转移话题道,“丰同志你跟着谁啊?做什么工作?”
  “我跟着车同志,从事日用商品仓库保管和调拔,听车同志志说,有时也要到县百货公司采购。”
  “哇,”李蔓赞道,“挺好的!”采购啊,可以经常去县城。
  丰高朗咧嘴一笑,伸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我也觉得挺好的。”
  说话间,几人踏入了办公室。
  “白芹,”江会计拿了一撂本子递给她道,“东西核过了,没问题。”
  白芹接过,分了一半放在李蔓办公桌上道:“你看一下,上月的物价变动和商品调拨都在这里了。”
  “好。”
  李蔓拿起一本日用商品,翻开看了遍,基本上浮动不大,又拿起了一本五金农具……
  “当当……”
  下班了。
  李蔓将本子还给白芹,由她锁进后面的文件柜里,拿着竹筒就往简易房赶。
  远远地,李蔓就见窗开好了,在靠顶的部位,开的挺大,还给装了竹制的纸糊格窗,下面支着根木棍,窗户半开。近了,门口的石头已经搬走,换了个一米多宽,五层的木制□□。
  门关着,周师傅和徒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的。
  李蔓推门进屋,不用拉灯,屋里就很亮堂,左右看了看,地面很干净,开窗掏出的木屑都给清理了。
  放下竹筒,李蔓抱着椅子往窗下一放,站上去,伸手取下木棍,窗格便缓缓合上了,再一推又开了,试了几下,李蔓才笑盈盈地跳下来,揣上钱票,拿上碗筷快步去了食堂。
  包谷稀饭,糯米团,青芒果配了辣椒,还有一个野菜汤。
  “小蔓,”白芹招手道,“这边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